全球指数
沪深300:
纳斯达克:
恒生指数:
道琼斯:
  • 最新资讯
    1. 1悄悄涨价的优衣库:靠中国求生为何
    2. 2硅胶产品制造商特普科技递表,营运
    3. 3股市预测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被低
    4. 4她致力于对抗“记忆杀手”
    5. 5外媒看中国黄金周假期:2020国内旅游
    6. 6ATM机减少超4万台原因曝光:移动支付
    7. 7晨星(中国)基金研究总监王蕊:投
    8. 8「猎云网独家」打造优质原创动画短
    9. 90%涨跌幅!创业板玩法变了?消费、
    10. 10高盛据悉计划筹建规模20亿美元的新
    11. 11梅花创投吴世春:成功创业者的核心
    12. 12德方纳米(300769.SZ):持股5.43%股东松禾
    13. 13碧桂园创投终止两家家居公司股权认
    14. 14启发创新、凝聚共识!“区块链+应用
    15. 15深创投截至二季度末评审通过144只子
    16. 16“天津港保税区·优投创新创业季”
    17. 17监控管理智能养殖产品,挺好农牧完
    18. 18深圳招平数科完成1000万元人民币天使
    19. 19落户最高奖励5000万元
    20. 20多地出台扶持政策培育科创企业上市
  • 市场套利模式生变 创投行业头部化加剧
  • 2020-07-03 11:44:40 作者:证券时报 来源:http://www.cngupei.com/ 浏览: 74 次
  • 原标题:市场套利模式生变 创投行业头部化加剧

      注册制放大了投早期、投高科技的成功效应,并由此在创投行业形成正循环——头部机构强者恒强,小机构搵食艰难。

      胡学文

      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认为:资本越来越往头部基金和头部企业汇集,这就是今年资本的流向。

      头部化趋势其实在创投圈里并不算新鲜事。关于创投行业募、投、管、退的两极分化现象,每一年好像都已经分化很严重了,但到了第二年又再次刷新了这种分化的极致。关于分化的原因众说纷纭。

      新股核准制时代,由于一二级市场的定价存在扭曲,创投机构捞到项目只要能上市就能躺赚,于是企业上市前的突击入股成为创投机构争相争夺的肥肉。在一二级市场存在套利空间的利益指挥棒下,早期投资、专业的高科技投资成了苦差事,于是乎大小机构自成一派各显神通。

      随着注册制的推行,如今一级市场的玩法已经生变,创投机构投早期、投高科技、投大项目更容易叩响A股市场的大门并且赚取更高的收益,一二级市场简单套利模式一去不返,这个变化不断强化创投行业的头部化趋势,并且有望进一步加剧。

      以投早期为例,一直以来,引导创投机构早期投资都为监管层鼓励,出台了包括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扶持鼓励政策。随着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出,对于引导机构早期投资更是拿出了明确条文。锁定3年就是让突击入股的投资机构无法快速盈利退出,由于科创板IPO定价已经市场化,这些抢搭末班车的新增机构,如果参股成本过高,未来能否实现盈利退出,便成为一个未知数。以往玩转市场的突击入股不灵了,那就只能往早期投。

      对于创投基金而言,投早期不单单是一个入股时间早晚的问题,一方面,要有发掘早期项目的投研实力,说白了就是要能在项目较早期就能看得懂,一般大机构才具备这样的实力,小机构通常不具备这样的投研实力,自然也就不敢轻易在早期项目上下注;另一方面,投资早期项目意味着投资周期的拉长,对应的创投基金也就要求时间要长,国内外一些大机构由于募资对象以机构类长线资金为主,短期退出压力小于小机构,甚至还有些大机构设立了常青基金,这些都是头部机构投资早期项目的优势。

      投高科技项目在科创板公司中表现突出,尤其以生物医药、芯片等硬科技项目最为典型。君实生物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明星公司,6月22日,君实生物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该公司背后就有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的身影,事实上,单单就PD-1领域,高瓴资本就出手了4家行业龙头公司,分别是百济神州、恒瑞医药(91.740, 0.54, 0.59%)、信达制药、君实生物,由此可见对肿瘤免疫疗法药物领域投资的布局之深。没有对这个行业深入透彻的专业研究,是绝对不会如此对行业龙头一网打尽的下重注。而在数年以前,可能很多机构对于这个行业还不甚了解,一些小机构可能连基本的覆盖都没有做到,更不要说重注投资了。这就是头部机构与一般小机构的云泥之别,头部机构谈的是布局未来,小机构挂在嘴边的是抢占风口。殊不知当所谓风口来临之际,已经是提前布局的大机构收获之时。

      投早期,考验的是机构对行业研究的超前;投高科技,展示的是机构对行业研究的深度;投大项目比拼的是机构资金大小的硬实力。A股注册制某种程度放大了投早期、投高科技的成功效应,并由此在创投行业形成正循环——头部机构强者恒强,小机构搵食艰难。倒也不是说小机构就全无机会,垂直深入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才是硬道理。

  • (责任编辑:网络)
  • 上一篇:市场变革潮涌 A股迎股权融资大年
  • 下一篇:财经朝闻道 | VC、PE基金退出重大利好,科创板减持新通道细则本月实施(20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