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沪深300:
纳斯达克:
恒生指数:
道琼斯:
  • 最新资讯
    1. 1为什么Burberry、卡地亚等奢侈品牌要
    2. 2欧美“大雷”:万圣节没了,圣诞节
    3. 3人行阿克苏中支指导辖区金融机构开
    4. 4中邮理财彭琨:普惠金融让更多客户
    5. 5银保监会:增强开放条件下金融管理
    6. 6央行金融时报:应对挑战 完成好金融
    7. 7金融机构向我省18家企业提供6.31亿元
    8. 8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混合基金最新净
    9. 9中银金融地产混合基金最新净值涨幅
    10. 10宁明:“甘甜贷”高效便捷 让金融授
    11. 11高银金融升近29% 报1.17港元
    12. 12湖北:金融机构发放优惠利率贷款
    13. 13广州花都法院:2019年审结金融商事案
    14. 14大摩:预计金融壹账通2023年实现盈利
    15. 15正荣金融:恆指续于24500至25500点水平
    16. 16独角兽企业数据分析:2020年中国金融
    17. 17美国会对中国使用金融终极武器——
    18. 18农行山东省分行多措并举 金融护航夏
    19. 19上海金融法院探索设立“测试案例”
    20. 20中天金融重组或成泡影,布局保险仅
  • 【洞察金融界】华夏幸福顾强:人口向都市圈聚集,可促进创新、增加消费
  • 2020-06-12 09:58:23 作者:金融界网站 来源:http://www.cngupei.com/ 浏览: 109 次
  •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站

    金融界:好的,非常期待更多的5G的应用场景可以尽快落地。下一个问题是关于您在报告中提到的“都市圈”,我注意到您最近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了“都市圈”,并指出聚焦都市圈战略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否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都市圈?都市圈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意义?

      顾强:都市圈是指一个以核心城市、中心城市为依托,在人员通勤上形成的城镇体系网。都市圈包含一下几个该概念:

      第一、以中心城市为核。有一个较大的城市,例如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当日也包括像武汉、重庆、成都、南京等这些城市,其特征是具有一定人口基数。

      第二、都市圈有主要的发展轴。我认为对外扩散有八条轴,例如说京西方向、京北方向。

      第三、都市圈在人员通勤上自然形成了一个圈层。北京是我们定义的第一圈,它的人口密度在一万人左右,主要的就业中心集中在这个圈里,北京的第一圈层,也是北京的就业的中心。第二个圈层,大概在五环到六环,六环外的一些区域,其城市的密度,与本城市内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地铁和大容量且快速的交通。第三个圈层,通常在五十公里左右,例如北京的京南——固安、河北的飞地——廊坊北三县等。这些区域的特征是五十到七十公里、八十公里的一个群体,回顾历史,可以看到这些圈层大部分是自然形成。

      如果从通勤角度讲,也会形成自己的圈层。每个人对于通勤时间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考虑到出行有不同的交通方式,通勤对于交通布局的形象就形成了新的圈层。总结一下,第一个圈通常在通勤时间半小时范围内;第二个圈通常在通勤时间一小时范围内;第三个圈通常在通勤时间1.5小时范围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第四个圈,首先我要引出一个概念叫“节点”和“推动性”,一个都市圈它除了中心城区以外,外围仍有中小城市,城镇体系。这里有一个对比:根据研究,北京外围大概有45个城镇;上海周边大概有80到85个城镇;而研究东京时发现,东京外围有113个城镇。从这个对比中不难发现北京周边的城镇体系并不健全,特别是城镇之间的连接并不紧密和便利。第五个圈,我称其为叫网络,东京的轨道交通能够把一百一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镇有机地联合在一起。我们也可以看到上海周边的网络链接,比如说上海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跨城的地铁,上海到昆山的花桥,现在苏州城区的1号线已经可以跟上海到花桥的地铁线连起来,可以说从苏州城区坐地铁也可以到上海的人民广场,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链接地铁、城际铁路,城际铁路、地铁、公交的交通体系网格,可以发现更多的潜在联系。譬如居住在北京,但在廊坊上班的人大概有十几万;居住在廊坊,但在北京上班的人有五十万。同样有相似状况的另一个城市是广州。居住在广州,但在广州外上班的人大概十五万,居住在广州外,但在广州上班的人大概有五十万。当这些在不同地区居住和上班的人需要完成每日的通勤时,通勤的网格就自然而然形成了。都市圈是一个城镇体系,是依托于中心城市的一个大的城镇体系,它有一定的边界。

      为什么要提出“都市圈”这个概念呢?因为我们考虑到中心城市大型化、中心化后,城市规模不仅逐渐变大,而且形成了行政区的发展模式。基于我对中国30多个都市圈研究,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新增的城镇化人口中三分之二集中到这30个都市圈中。研究都市圈期间我们通过大数据研究、与三大运行商和高德地图等机构合作,共同得出了上述的数据结论。换个角度讲,人和城镇化在空间上是不均衡的,人口是向大城市流动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过去的9年当中,东北流出的人口是150万。这背后的逻辑是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即寻找就业的机会,寻找发展的机会,越大的城市发展就会越多。

      从经济学或从实证可以得出,城市密度增加一倍,其产出效益就会提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越大的城市生产效率会越高。城市的经济密度提高了,单位投资可以节约一些。例如:我们的城市增加了一倍,其人均拥有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减少了百分之十五到三十。但并不是说城市无限地大就是最节约,它也有边界。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人选择到哪儿,主要选择的是机会,选择的是未来。那么大城市为什么能提供这样的机会呢?这里边就有刚才我们提到的像超密集法则。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现在经济快速发生转变,从过去的范围经济,到后来的规模经济,现在进入到了网络经济。人口的集中可以创造更大、更多的机会,可以促进创新,增加消费。

     

  • (责任编辑:网络)
  • 上一篇:记者观察:浦发筹建金融AIC释放什么信号?
  • 下一篇:刘明彦:中国稳企业保就业是否需要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