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间,A股市场突现“奇观”。
4月20日A股开盘不久,沪深两市小幅度上涨,但中证系多个指数却惊现异常“暴跌”或“暴涨,其中中证1000、沪深300、全指医药等部分跨市场指数早盘分别上涨6.56%、下跌2.32%、暴跌12.12%。这一异常更是引得上交所三个小时内连发三次公告。
具体过程到底有多“乌龙”呢?
Wind数据显示,4月20日早盘,沪深300指数跳空下跌2.46%,午后却直线拉升至微涨0.15%,截至收盘则为0.36%,而当天,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表现均很稳定,下跌最多的隆基股份当日跌幅为3.53%,其他权重较高的个股,如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恒瑞医药、美的集团等均表现为微涨状态。
在沪深300指数开盘暴跌的同时,中证1000指数开盘则暴涨5.58%,截至午间收盘时指数上扬至6.56%的涨幅,但午后指数恢复正常后,中证1000却直线下挫至微涨1.18%,截至收盘时上涨1.63%。
其他中证系列指数也出现异常。如中证创业成长指数早盘跌逾23%,中证医药指数早盘跌逾13%、沪深300医药指数早盘跌逾15%等。
市场热议负面影响
事件一出,瞬间在市场引发热议。
有雪球社区投资者认为,要分两方面看:一方面沪深300作为A股为数不多的期权期货齐全的最重要投资性指数,指数计算错误影响深远,当然主要是负面的。许多基于指数操作的亏损也是无处申冤。说不好中国版的金融市场基准法则会因此诞生;另一方面要看到好的地方,上交所响应及时,回复诚恳。上午没改正估计是因为系统设定只有等到收盘后才能调整。指数并不是简单的加加减减,各种复杂的逻辑下技术错误只能尽量避免,境外指数也会有算错的时候。
但也有市场人士担心此次事件暴露出的系统风险,或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产生损失。
有市场人士指出,此次事件可能对量化基金造成影响,尤其是依据单一数据或全自动交易的量化基金。此外,由于指数异常,可能会对部分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造成干扰,相关指数ETF产品的套利资金行为基准也可能发生变化,同时一部分高频交易,如果单纯设计为跟踪指数进行操作,可能出现较大偏差。
上交所连发三公告紧急排查
不过,针对这一现象,上交所也较快做出了反应,并在三个小时内连发三份公告,根据上交所最新表态,目前涉及上交所的股票、债券、基金、ETF期权等产品和ETF申赎均未受影响。
上午10时27分,在意识到指数异常变化后,上交所紧急发布公告,承认中证1000、沪深300、全指医药等部分跨市场指数出现异常,并且表示正同指数编制机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就相关原因进行排查。
12时21分,上交所再次发布公告,就部分跨市场指数出现行情显示异常情况表达歉意,指出发现异常情况后,上交所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会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查找异常原因,将尽快于日内恢复相关指数行情的正常显示。同时,对全市场交易继续进行监控排摸,力保市场正常交易。
据上交所表示:“ 经向各市场机构征询、了解,目前涉及本所的股票、债券、基金、ETF期权等产品和ETF申赎均未受影响。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相关市场交易正常进行。”
下午开盘后,中证系列指数恢复正常,上交所再发第三方公告,经应急处置,指数实时行情显示已于13时恢复正常(相关指数的最高值、最低值等静态指标将在收市后予以补正)。经排查,此次异常显示系因周末本所跨市场指数计算系统升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