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沪深300:
纳斯达克:
恒生指数:
道琼斯:
  • 最新资讯
    1. 1小米数科更名天星数科,持虚拟银行
    2. 2股票带n字头的是什么?股票名称前面
    3. 3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密集招标筹备
    4. 4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码
    5. 5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 6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 7微保违规营销被罚又遭投诉,业内:
    8. 8鹏华中证800证券保险指数分级证券投
    9. 9宁波银保监局关于撤销安盛天平财产
    10. 10深化改革 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
    11. 11锐叔论市 周一效应很正常,缩量上涨
    12. 12银保监会: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加强金
    13. 13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国华
    14. 14金融下沉服务农业现代化
    15. 15沈阳151万师生有了校园内就餐食品安
    16. 16小帮保险用户故事:全职妈妈遭遇车
    17. 17友邦保险“分改子”落地 李源祥加盟
    18. 18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下
    19. 19保险业上半年预计利润总额2249.83亿元
    20. 20保险行业2020年1至6月概况:保费增长
  • 慧择发布2020保险消费指数报告 用力青年保险网感十足
  • 2020-07-08 12:01:17 作者:新浪财经 来源:http://www.cngupei.com/ 浏览: 106 次
  • “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是消费者了解保险的重要契机,“保险电商第一股”慧择·奇点保险研究院发布《慧择2020保险消费指数报告》,依托其平台海量大数据和14年来深耕互联网保险的专业积淀,通过互联网保险产品演进、保险消费指数、保险用户众生相、2020年度风向预测等维度的分析,采用多图画册模式更好地向公众普及保险知识、探讨保险新消费风向。

      《慧择2020保险消费指数报告》提出了“用力青年”的概念,据了解,“用力青年”指拼搏奋斗中的青年群体,他们用力追求人生也用力拥抱生活。而慧择作为年轻化保险品牌,是“用力青年”的保障供应商,既要挺他们冲锋陷阵的风险压力,也要理解他们初入职场捉襟见肘的窘迫,还要懂他们的未来和担当。

      一、“保障好评功能榜”放榜,要实用不要噱头

      近几年,慧择主导了多个系列重疾险产品的定制设计,创造出“达尔文”、“守卫者”等系列叫好又叫座的互联网保险爆款产品,让当代年轻人能够拥有第一张买得起的长期重疾险保单。作为互联网保险的主要参与方,慧择根据数据沉淀和专业理解,梳理出近几年来重疾险产品在产品费率、病种数量、赔付比例等维度上不断演进的方向脉络,更新迭代的重疾产品对于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友好指数和实用性持续提高。

      单次重疾是最早的重疾险产品形态,而后市场上又出现了重疾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以及特定疾病高发二次赔产品,近几年重疾险在产品形态和保障功能上做了很多创新,互联网产品创新更为丰富,消费者选择更多了,但如何分辨实用创新和噱头戏码成为了新难题。《慧择2020保险消费指数报告》中的“保障好评功能榜”显示,在重疾险的保障功能中,重大疾病多次赔不分组、恶性肿瘤多次赔付、心脑血管重疾二次赔是如今消费者最关注的三个保障。

      二、“用力青年”保险网感十足,熬最深的夜,买最好的保险

      以金融知识储备和风险意识为基础,年轻群体对商业保险的接受程度远超父母辈,对选购保险的偏好网感更强。从慧择线上数据来看,投保人年龄来看年轻化趋势显著,奋斗中的8090 后“用力青年”正处于人生起飞的重要阶段,一方面工作压力大,作息及饮食习惯不规律;另一方面刚组建家庭的他们几乎同时接手了照顾父母及子女的责任,重压之下身体健康情况不容乐观。“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并非只是话题梗,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当代中青年人群出险率最高的重疾,熬夜、饮食不均衡、运动少、压力大、吸烟等都是危害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无法标体承保的用户已到达27%。

      而从性别的角度来看,女性在健康规划和对于保障的认知、规划和覆盖度上都要优于男性。在家庭中,女性往往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妻子、母亲和“家庭财务总监”的身份,使她们更加关注家庭成员的健康及风险,并且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金钱。从《慧择2020保险消费指数报告》数据来看,女性作为投保人购买的保单数量占比接近男性的两倍。当代“用力女青年”,用力打拼,也用力拥抱生活。而互联网保险能够给到年轻群体的支持,即是在产品费率上的降低,和在保障设置上的实用性,让“年轻”不再只是窘迫的代名词,年轻的身体值得拥有性价比更高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特别提示了一类特殊疾病,那就是医生说“问题不大”而保险公司在核保过程中会认定为“很有问题”的“小毛病”,如常见的各种结节、妇科疾病等。其原因在于临床医学以治疗的可能性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于对现症的减轻或治愈,而对一些小症状或体检值超出常规,只要对患者目前日常生活无影响或影响不大,一般来说都不予追究。而保险公司考虑的是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这些病症都是患病风险增加的重要表现。看来以后除了认真阅读体检报告医生建议看当下身体健康,研究一下投保前的核保诊断也是了解自己未来健康风险的途径之一,毕竟最好的保险是为了不出险或者降低风险。

      三、产品、服务、科技新趋势,健康管理治“未病”

      在《慧择2020保险消费指数报告》中发布的风向预测同样提到了病前干预。目前保险市场上健康险保单所提供的健康管理增值服务,大多注重病后的医疗服务且趋向同质化,且部分健康险附加的健康管理服务与保险脱节,例如境外救援、海外就诊等,这类服务由于频次较低,消费者难以认可。慧择未来将把重点从病后理赔逐步向病前干预、病中管理转变,即把医学上的三级预防体系真正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实现管理式医疗,并推动保险和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

      另外,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普及,保险科技在保险行业的渗透正在加速,成为塑造保险全新业态和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慧择从用户的体验层面,预判保险科技的高速发展将带来多重变化。慧择正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完整的保险用户画像,对用户进行精细化识别,以实现在不同的场景中第一时间洞察用户关于保险服务的需求,通过智能算法引擎为用户推荐最适合的专业保险方案,让保险服务更加精准。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人工提升保险服务的效率,实现内部运营全流程包括运营、核保、理赔、服务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 (责任编辑:网络)
  • 上一篇:快看看,你买到问题保险产品没?
  • 下一篇:中国人寿“7.8保险公众宣传”:36家省级分公司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