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沪深300:
纳斯达克:
恒生指数:
道琼斯:
  • 最新资讯
    1. 1代发客群专享,中信助理财富
    2. 2多家“理财孙公司”在路上,外资多
    3. 3陕西康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
    4. 4北京长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
    5. 5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购买
    6. 6宏辉果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
    7. 7回暖 银行理财平均收益升至3.81%
    8. 8越声理财:布局受益涨价三季报基本
    9. 9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股公告
    10. 10近六成人已具备基础的理财规划
    11. 11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
    12. 12鞍钢集团声明:公司及所属子企业从
    13. 13围绕家庭理财目标 DIY专属基金组合
    14. 14中信证券:理财稳步转型,银行板块
    15. 15上海泛微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16. 16无锡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
    17. 17中证报头版评论:理财公司推动资管
    18. 18互联网存款利率小幅上涨 三类活期理
    19. 19科博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委
    20. 20高收益产品也难“叫座” 理财子公司
  • 越声理财:势起金融,还能走多远?
  • 2020-07-11 09:41:07 作者:财富动力网 来源:http://www.cngupei.com/ 浏览: 133 次
  • 原标题:越声理财:势起金融,还能走多远?

    牛市的记忆,券商点火

    目前这一波行情同样势起券商,那么除了历史的记忆之外,券商还有什么行业逻辑呢?

    逻辑一、打造航母级券商,传闻中信证券(31.770, -1.31, -3.96%)与中信建投(50.500, -2.80, -5.25%)合并,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混业经营,券商有望划入银行,当然最利好是券商。

    逻辑二、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科创板成功落地,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再融资的松绑。按照历史的经验,每6年一个政策宽松周期,这轮政策宽松周期是从2019年开始。上一轮的政策宽松是2013年创业板再融资。

    券商还能走多远呢?我们对券商行业做一个剖析。

    其实券商很难提升行业集中度的。因为很多券商牌照都是捆绑地方政府的利益,特许经营,非市场化,一般情况下不会破产,市场也难以出清。而对比美国券商,主要是几大高盛和美林几大头部券商,美国是证券行业市场化程度高。

    券商虽好,但是估值压力不小。高盛总市值700亿美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也就5000亿元左右。而中信证券目前4000亿元市值,中信建投4000亿元市值,两个加起来高达8000亿元,已经远远超过高盛。

    银行股,周期之王

    我们回归赛道分析,银行股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赛道?

    我们就要看银行的核心驱动是什么了,银行的主要驱动力是信用扩张。我们来看2000年到2009年是M2上行周期,也就是银行股涨幅最大的阶段。之后有两波反弹,分别是2015年下半年和目前阶段。同样银行股也是迎来了两波反弹行情。但趋势来讲,从2010年开始M2处在下降通道,名义经济增速长期走低,信用扩张受到限制。

    他山之石,1985年日本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经济长期失速,银行股也是长期走低。我们看一下港股汇丰控股PB 0.51倍,美股富国银行 PB 0.53倍。所以在经济增长长期低增速、信用扩张受限的背景之下,银行股的估值是很难提升的。

    保险股,未来黄金十年

    保险股的商业模式就是通过保费去做投资,其本质就是一个投资公司。

    首先我们看负债端。2018年、2019年寿险保费增速连续两年回落。2020开始周期底部站稳,2010年1-5月增速继续回升,券商6月基本面继续向好。

    第二我们来看投资端,投资无非就是股票和债券。股票市场的权益投资毫无疑问今年是丰收的大年,从交易性金融资产来看,占比最大排列依次是西水股份(13.120, -1.02, -7.21%)、中国平安(82.340, -3.58,-4.17%)、中国人寿(40.900, -3.10, -7.05%)、新华保险(55.880, -2.79, -4.76%)、中国人保(7.640,-0.61, -7.39%)、天茂集团(6.100, -0.30, -4.69%)、中国太保(31.700, -2.10, -6.21%)。我们再看看债券市场,保险公司持有大量的到期债券,债券收益与票面利率相关,这个时候就要看国债收益率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开始底部上行,截至2020年7月9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突破3.0799%。

    保险行业还有黄金十年。买保险的人主要是中产阶级家庭,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庞大中产阶级。中国保险密度:一二线城市 2.1%,三四线 1.7%,日韩 7.3%,新加坡 5.5%,从世界主要国家来看,我国人均保费为430美元,还排在尾部。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 (责任编辑:网络)
  • 上一篇:迎驾贡酒回应信托理财违约传闻:尚未听说有逾期不能兑付情形
  • 下一篇:资产配置逻辑生变 银行理财资金缘何“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