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沪深300:
纳斯达克:
恒生指数:
道琼斯:
  • 最新资讯
    1. 1快手辛巴,是带货王也是带货界的影
    2. 2最大数据泄露案告破上市公司盗取用
    3. 3万达电影股票分析,值得购买吗?
    4. 4CEO自恋会导致企业失败?海外一项研
    5. 5黄奇帆:中国助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
    6. 6iPhone 12系列手机又爆新问题:无法收
    7. 7360度全景影像,全自动泊车……WEY携
    8. 8奥比中光技术布局全球领跑,助力
    9. 9五粮液股票会赶上茅台吗?容易吗?
    10. 10微创医疗拟分拆心脏病器械公司微创
    11. 11世贸组织推迟就新总干事人选做出决
    12. 12英国执政党报告叫嚣:一旦中国武力
    13. 13蚂蚁集团 “大将”跌停惹市场热议,
    14. 14关键时刻,又一篇对特朗普极具杀伤
    15. 15美国劝韩国排除华为,威胁韩企“深
    16. 16名创优品正式提交招股书 名创优品正
    17. 17中国企业排名100强2020榜单:排行榜前
    18. 18吉利汽车现在怎么样?2020公司发展现
    19. 19丁健:未来智能产业生态的三个核心
    20. 20纯碱和玻璃会迎来产业链利润重新分
  • 多个金融数据超预期 资金加速输血实体经济
  • 2020-04-15 22:11:00 作者:财创网 来源:http://www.cngupei.com/ 浏览: 135 次
  • 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2.85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15万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重回两位数……最新出炉的3月多个金融数据增长超过预期,显示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正在快速恢复,也显示疫情暴发以来打出的宏观政策组合拳的效果逐步显现。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力也将支撑金融数据持续向好。在4月10日举行的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作为我国利率体系“压舱石”,存款基准利率要长期保留,贷款市场利率的改革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贷款利率的下行有利于稳定存款利率。

     

      金融数据超预期大幅增长

     

      无论从3月还是整个一季度的数据来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都在加大,尤其是3月金融数据,整体大幅超过此前的市场预期。

     

      具体来看,3月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2.85万亿元,比上月多增约1.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16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15万亿元,比上月多增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19万亿元。就整个一季度而言,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08万亿元,同比多增2.47万亿元。

     

      针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较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加大,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增加了7.44万亿元,这个水平是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多增了1.13万亿元。3月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新增3.15万亿元,同比多增了1.19万亿元。二是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力度加大。企业债、股票、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明显增加,一季度非金融企业的债券净融资1.77万亿元,同比多8407亿元,其中3月份当月企业债的净融资9819亿元,是单月企业债净融资的最高水平。三是金融体系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大力支持政府债券融资。一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58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增长明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2月以来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在量、价两个维度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力度,政策效果在3月得到集中体现,主要表现为资金通过信贷、债市两个渠道,大规模流向企业。

     

      “企业债融资单月增量达到历史峰值,足见目前低利率趋势下,企业债券融资需求恢复的积极性,这将有利于国内融资结构的优化和改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

     

      除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外,3月广义货币(M2) 同比增速也出现明显反弹,重回双位数,达到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1.5个百分点。

     

      阮健弘指出,M2增速上升较多,说明货币政策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一季度是经济增长受疫情影响的承压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同期,在政策的引导下,银行信贷投放较多,推动M2增速大幅回升,全社会流动性持续保持在合理充裕状态。

     

      需求渐恢复数据向好趋势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从新增人民币信贷结构来看,非金融企业贷款及居民贷款增速均有回升,尤其是个人消费贷款由降转升,表明随着国内疫情基本控制,生产、生活逐步回归常态,居民消费生活显示出积极变化。

     

      居民贷款方面,无论是短期贷款还是中长期贷款都有明显回暖。其中,短期居民贷款净增5144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增量水平,同时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净增4738亿元,略高于去年同期。

     

      “住户部门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消费部门,其信心增强有利于实体经济恢复增长。”阮健弘介绍,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居民消费信贷大幅减少,但3月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月新增个人消费贷款6094亿元,扭转了2月份净下降的走势。其中,3月个人住房贷款新增3472亿元,其他消费贷款新增2622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居民短期贷款继上个月负增长之后转正,说明随着生活秩序恢复,被疫情暂时抑制的居民需求开始回升,餐饮、娱乐、郊游等短期消费恢复较快,购房等中长期贷款尚待逐步恢复。

     

      阮健弘透露,从目前掌握的信贷需求情况看,随着疫情减缓和企业复工复产节奏的加快,资金需求得到足够恢复。同时,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放宽,个人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需求也会逐步释放。此外,随着重大投资项目的逐步开工,相应贷款也会增长。统计调查显示,二季度贷款需求预期指数比一季度高出17.1个百分点。

     

      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充足

     

      数据回暖,表明实体融资需求的回升,亦表明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明显加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还有哪些工具?下一步央行是否还会进一步降息、降准?对此,孙国峰在发布会上一一予以回应。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实施三次降准。在最近一次定向降准后,有4000家左右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到了6%。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和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这也是相对较低的水平。孙国峰表示,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有多种工具,有全面降准、定向降准,还有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提供长、中、短期流动性,还有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以提供流动性,所以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而针对最近的市场焦点——存款基准利率,孙国峰再次明确表示,存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压舱石”,对于维护存款市场的正常秩序、防止非理性竞争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长期保留。

     

      他还表示,存款基准利率自2015年10月以来没有调整,但并不意味着银行实际执行的存款利率就不变化,实际上存款利率的上下限都已经放开了,银行可以自主浮动定价。近期已经有部分银行存款实际执行利率下降,反映了市场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随着近期央行有序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存款等一些市场化的类存款产品利率明显降低,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正在实现两轨合一轨。另外,随着LPR改革深入推进,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已经和市场接轨。贷款市场利率的改革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贷款利率的下行也有利于稳定存款利率。”他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仍然充足,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温彬表示,总的来看,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通胀开始高位回落,为货币政策操作打开了更大空间。(记者 张莫 向家莹)

  • (责任编辑:chenfeng)
  • 上一篇: 抢时间补进度 稳经济举措多路并进
  • 下一篇:稳健运行,央企发挥“压舱石”作用